做人和做事
營銷部張寧
人生在世,第一重要的是做人,懂得自愛自尊,使自己有一顆坦蕩又充實的靈魂,足以承愛得住命運的打擊,也配得上命運的賜予。倘若能這樣,也就算得上做命運的主人了。
人生在世,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幸;虿恍,而是不論幸福還是不幸都保持做人的正直和尊重。做人比事業和愛情都重要,不管你在名利場和情場上多么春風得意,如果做人失敗了,你的人生就在總體上失敗了。最重要的不是在世人心目中占據什么位置,和誰一起過日子,而是你自己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人。
孔子說:“三十而立。”我對此話的理解是:一個人在進入中年的時侯,應該確立起生活的基本信念。所謂生活信念,第一是做人的原則,第二是做事的方向。也就是說,應該知道自己在這個世界上要做怎樣的人,想做怎樣的事了。當然,“三十”不是一個硬指標。但是“立”與不“立”是硬道理,無人能夠回避。一個人有了“立”,才真正成了自己人生的主人。做人最重要的是誠實地面對自己,在自己良心的法庭上公正地審視自己,既不護己之短,也不疑己之長,從而對自己有一個清楚的認識。哪怕在全世界面前坦然承認自己的錯誤,也要淡然面對來自全世界的誤解和不實的責罵。
人生在世,無論做什么事,都注重做事的精神意義,通過做事來提升自己的精神世界,始終走在自己的精神旅程。
做事有兩種境界。一是功利的境界,事情及相關的利益是唯一的目的,于是做事時必定會充滿焦慮和算計。二是道德的境界,無論做什么事,都把精神上的收獲看得更重要,做事只是靈魂修煉和完善的手段,真正的目的是做人。正因為如此,做事時反而有了一種從容的心態和博大的氣象。
從長遠看,做事的結果終將隨風飄散,做人的收獲卻能歷久彌新。如果有上帝,他看到的只是你如何做人,不會問你做成了什么事,在他眼中,你在人世間做成的任何事都太渺小了。
人生在世,既能站得正,又能跳得出,這是一種很高的境界。在一定的意義上,跳得出是站得正的前提,唯有看輕沉浮榮辱,才能不計利害得失,堂堂正正做人。
如果說站得正是做人的道德,那么跳得出就是人生的智慧。人為什么會墮落?往往是因為陷在塵世一個狹窄的角落里,心不明、眼不亮、不能抵擋近在眼前的誘惑。佛教說“無明”是罪惡的根源,基督教說墮落的人生活在黑暗中,說的都是這個道理。相反,一個人倘若經常跳出來看一看人生的全景,真正看清事物的大小和價值的主次,就不太會被那些渺小的事物和次要的價值絆倒了。
天賦、才能、眼光、魄力,這一切都不是偉大,必須加上真實,才是偉大。真實是一切偉人的共同特征,它源自對人性的真切了解,并由此產生一種面對自己與面對他人的誠實和坦然。
精神上的偉人必定是坦誠的,他們足夠富有,無需隱瞞自己的欠缺,也足夠自尊,不屑于用作秀、演戲、不懂裝懂來貶低自己。
人好藥好,好藥好人。讓我們共同攜起手來,以百年華康、百姓華康為已任,靠誠心、愛心、真心的服務理念,實現我們的“華康夢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