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好祝愿說五福
春節到了,大年三十的時候,人們都喜歡在自己門口貼上一幅“五福臨門”的春聯,以期盼來年風調雨順,幸福安康。
據資料記載,在很早以前,人們在門口貼的不是春聯,而是五個畫的蝙蝠,取“福”字之音義,象征美滿幸福,故稱“五福臨門”。史書上“五福”出于《尚書.洪范》。原文曰,“五福:一曰壽,二曰富,三曰康寧,四曰攸好德,五曰考終命。”也就是說,五福的第一福是長壽,第二福是富貴,第三福是康寧,第四福是好德,第五福是善終。其意義:“長壽”是命不夭折且福壽綿長;“富貴”是錢財富足且地位尊貴;“康寧”是身體健康且心靈安寧;“好德”是生性仁善且寬厚寧靜;“善終”是臨命終時,沒有遭到橫禍,沒有身體病痛,沒有心里煩惱,安詳地離開人間。而‘好德’是五福之中最重要的一福,因為一個人有了仁慈寬厚,樂善好施的德,才是一切快樂和幸福的泉源,才是一切好運和福氣的根本,只有‘好德’,才能長壽、富貴、康寧和善終。
在傳統的中國民間風俗中,“五福”就是五個吉祥的祝福:即壽比南山、恭喜發財、健康安寧、品德高尚、善始善終。正是人們都希望這樣十全十美,五福合起來降臨門庭,構成幸福美滿的人生,所以新春佳節時總喜歡在自己門口貼上一幅“五福臨門”的春聯,以期盼家人安康,生活幸福。
其實,古人造字,福的標準是比較低的。因為“福”字,左邊是“衣”,右邊是“一口田”,就是說只要有衣穿、有飯吃就是福了。后來人們將福延伸為五福,增添了那么多的內容,希望美滿幸福,可美好的祝福不能代替現實生活,人世間難有十全十美的福,美中不足常常成為許多人的遺憾。
為了解決這一困境,近代不少仁人志士便將幸福的內涵向實際延伸,使幸福更加簡單明了寓意深刻。著名教育家、楊開慧的父親楊昌濟先生在他的《達化齋日記》中就寫道:“思量疾病苦,健康便是福;思量行路苦,安坐便是福;思量營謀苦,無(鉆)營便是福;思量餓寒苦,飽暖便是福;思量從欲苦,循理便是福;思量兵戈苦,太平便是福;思量異鄉苦,安土便是福;思量牢獄苦,無罪便是福;思量死來苦,活著便是福;思量痼疾苦,無癖便是福;思量孤獨苦,有家便是福;思量自苦苦,知福便是福。”確實言簡意賅,耐人尋味。
五福是每個人都希望擁有的,要怎樣才能得到呢?古人云: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。2014年,祝愿大家多做善事,五福臨門!